臭氧发生设备广泛应用于水处理、空气净化、食品消毒等领域,其核心由臭氧发生器、高频电源、气源系统组成。运行中若出现故障,易导致臭氧产量下降、消毒效果不佳,甚至设备损坏。以下梳理4类常见故障的诊断逻辑与快速排除方法,助力高效恢复设备运行。
一、臭氧产量骤降或无臭氧输出
故障诊断
气源问题:空压机输出压力不足(正常需0.6-0.8MPa)、气源中油/水含量超标(过滤器失效),导致臭氧发生器放电间隙供氧不足或污染;
电源故障:高频电源输出电压/电流异常(如电压低于设计值80%)、熔断器烧毁,无法为发生器提供稳定高压;
发生器故障:放电管(如石英管、陶瓷管)破裂、电极积垢严重,导致放电效率下降。
快速排除
检查空压机压力表,若压力不足,清理空压机滤芯并补充润滑油;更换气源过滤器(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),用露点仪检测气源湿度(需≤-40℃),超标则加装干燥机;
用万用表检测电源输出端,若电压异常,检查线路接头是否松动,更换烧毁的熔断器(需匹配原规格,如5A/250V);若电源模块损坏,临时更换备用电源模块(需与发生器功率匹配);
断电后拆卸发生器,观察放电管是否破裂(破裂需立即更换),用软布蘸酒精擦拭电极表面积垢,重新安装时确保密封垫无老化(老化需更换硅胶密封垫)。
二、设备运行异响(如“滋滋”放电声、机械噪音)
故障诊断
放电异常:发生器放电间隙不均匀(如电极变形)、气源中杂质过多,导致局部击穿放电;
机械故障:空压机轴承磨损、风扇叶片松动,或臭氧尾气破坏器内部部件松动。
快速排除
断电后调整发生器电极间距(按说明书要求,通常为0.1-0.3mm),清理放电间隙内杂质;若异响仍存在,降低气源压力(微调至0.5MPa)并观察,避免过度放电;
关闭空压机,用手转动风扇,若有卡顿,更换空压机轴承;检查尾气破坏器,紧固内部填料(如活性炭),确保部件无松动。
三、设备报警停机(高温/高压报警)
故障诊断
高温报警:冷却系统故障(如冷却水流量不足、风扇不转)、环境温度过高(超过40℃),导致发生器温度超温(正常≤60℃);
高压报警:臭氧出口管路堵塞(如止回阀卡死)、压力传感器故障,导致系统压力超上限(通常为1.0MPa)。
快速排除
检查冷却水管路,清理过滤器水垢,确保冷却水流量≥设备设计值(如10L/min);若风扇不转,更换风扇电机;环境温度过高时,开启空调或加装通风设备,待温度降至35℃以下再重启;
关闭设备后,拆卸臭氧出口管路,清理止回阀内杂质(如臭氧氧化产生的结垢);用标准压力表校准压力传感器,若偏差超±5%,更换传感器并重新设定报警阈值。
四、设备运行中跳闸
故障诊断
漏电故障:设备外壳接地不良、电源线绝缘层破损,导致漏电电流超过漏电保护器额定值(通常为30mA);
过载故障:发生器或电源模块短路、负载过大,导致电流超过断路器额定值(如10A断路器,电流超10A跳闸)。
快速排除
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设备接地电阻(需≤4Ω),若超标,重新紧固接地螺栓;检查电源线,更换破损的绝缘层,避免线路裸露;
断开发生器与电源的连接,用万用表检测发生器绝缘电阻(需≥100MΩ),若短路,更换发生器;若电源模块短路,临时停用故障模块,启用备用模块(需注意负载均衡)。
关键注意事项
故障排查需全程断电操作,避免高压触电;
日常需记录设备运行参数(如臭氧产量、温度、压力),便于快速定位故障;
每季度对
臭氧发生设备、电源、冷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,每年请厂家进行一次专业维护,减少故障发生率。若故障反复出现,需评估设备是否适配当前工况(如处理量过载),必要时升级设备规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