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访问山东和创智云环保装备有限公司网站!
全国服务咨询热线:

15376689510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问与答(Q&A):关于电解盐次氯酸钠发生器使用中的高频问题解答

问与答(Q&A):关于电解盐次氯酸钠发生器使用中的高频问题解答

更新时间:2025-09-25  |  点击率:47
  电解盐次氯酸钠发生器通过电解食盐水(NaCl溶液)生成次氯酸钠(NaClO)溶液,用于饮用水消毒、游泳池水处理及医院污水灭菌。其操作简单(仅需食盐和水)、无化学药剂运输风险,但用户在使用中常遇到高频问题,以下为专业解答:
 
  Q1:为什么设备运行后生成的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低?
 
  A:可能原因有三:一是盐水浓度不足(理想浓度为3%-5%,若低于2%则电解效率下降),需检查食盐投加量(每生成1kg NaClO约需4.5kg盐);二是电极结垢(长期使用后阴阳极表面附着钙镁离子,阻碍电解反应),需定期用稀HCL(5%浓度)浸泡电极10-15分钟(禁用强酸);三是电流密度低(设备功率不足或电解槽设计不合理),需确认输入电压(通常220V/380V)与电流(正常范围50-200A)是否匹配,老旧设备可升级高频电解模块。
 
  Q2:电解过程中为什么会有氯气(刺激性气味)产生?
 
  A:当盐水中的氯离子(Cl⁻)未全部转化为次氯酸钠时,可能在阳极生成少量氯气(Cl₂)。主要原因包括:盐水pH值过低(酸性环境促进氯气析出,理想pH为7-8),需添加少量氢氧化钠(NaOH)调节至中性;电解时间过短(次氯酸钠生成不充分),需延长电解时长(通常30-60分钟);或电极材料不合格(如阳极使用普通石墨而非钛基涂层电极),建议更换为钌铱钛阳极(催化活性高,氯气生成率<0.1%)。
 
  Q3: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产水量下降?
 
  A:核心问题是电解槽结垢或堵塞。水中钙镁离子(硬度>200mg/L)在电解过程中会沉积在电极和隔膜上(形成白色水垢),阻碍离子迁移。解决方法:安装软化水装置(将进水硬度降至50mg/L以下),或定期用柠檬酸(5%浓度)循环清洗电解槽(浸泡2-3小时后排放);若隔膜(离子交换膜)破损,需更换新隔膜(防止阴阳极溶液混合,影响次氯酸钠纯度)。
 
  Q4:为什么设备需要定期酸洗?具体如何操作?
 
  A:酸洗是为了清除电极和电解槽内的水垢。建议每运行30-60天进行一次酸洗:关闭电源,排空电解槽内溶液,注入5%稀HCl(或专用电解槽清洗剂),浸泡电极和隔膜15-20分钟(期间轻微搅拌),然后用清水冲洗至pH中性(用试纸检测)。注意:酸洗时需佩戴护目镜和手套(盐酸具有腐蚀性),禁止长时间浸泡(超过30分钟会损伤电极涂层)。
 
  Q5:次氯酸钠溶液如何储存?为什么容易失效?
 
  A:次氯酸钠溶液不稳定,易受光照、温度和二氧化碳影响分解(生成氯化钠和氧气)。储存要求:使用PE或PP材质容器(避光密封),存放于阴凉处(温度≤25℃),有效期通常为7-15天(浓度越高分解越快)。若需长期使用,建议现制现用(设备连续运行),或添加少量稳定剂(如碳酸钠,但可能影响消毒效果)。
 
  掌握这些高频问题的答案,用户可规范操作电解盐次氯酸钠发生器,避免常见问题导致的效率下降或安全隐患,确保消毒效果稳定可靠。
扫一扫,关注微信
地址:潍坊市奎文区万达写字楼B座1011室 传真:
©2025 山东和创智云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备案号:
技术支持:仪表网  管理登陆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