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氯酸钠消毒发生器以二级非加碘食用盐和自来水为原料,配置成浓度为3%-5%左右的食盐水,通过电解制备成次氯酸钠消毒溶液,本设备产生的次氯酸钠消毒溶液投加到待消毒处理的饮用水中,经消毒处理后,微生物指标能达到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5749-2006)的要求。
次氯酸钠消毒发生器的消毒原理:
该装置通过电解3-5%食盐产生0.8%左右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,溶液中次氯酸钠的水解形成次氯酸,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[O],新生态氧具有较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,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。次氯酸的氧化作用: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,它能通过扩散到带负电荷的菌体表面,并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起氧化作用,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,使糖代谢失衡而致细菌死亡;新生态氧的作用,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,将菌体蛋白质氧化;氯化作用,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质结合,形成氮氯化合物,从而干扰细胞的代谢,较后引起细菌的死亡。
次氯酸钠消毒发生器的工艺流程说明:
本2000克次氯酸钠发生器使用软化水设备将水中钙镁离子有效去除,淡水与饱和盐水(浓度15-20%左右食盐水)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3.0%-5.0%的淡盐水,通过淡水泵和盐水泵将将饱和盐水和淡水混合打入电解槽,对电解槽电极正负极加一定电流和电压,淡盐水溶液发生电解反应生成0.6-0.8%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和氢气。产生的氢气要排入安全空间,产生次氯酸钠溶液通过加药泵投入待消毒水体中,系统设检测仪表:盐度计和流量计、液位计等。